钢铁期货行情大盘

钢铁期货行情大盘

钢铁期货行情大盘上海中期期货交易所总经理吴学华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上海中期期货交易公司与大连商品交易所将秉承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聚焦和推进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以促进市场功能的发挥,为服务实体经济做出更大贡献。
在这样的背景下,期货市场功能发挥受到了行业的大力支持,部分品种期货功能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市场结构日趋完善,投资者数量日益丰富,市场活跃度明显提升。不少期货公司以高盈利为导向,以竞争力、风险管理的提升为目标,提高了期货公司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
他们认为,在加快场外衍生品市场的步伐,充分发挥风险管理功能,帮助实体经济更好发展,提升交易所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发挥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
其中,永安期货分析师廖宇权认为,上海中期期货是国内首个以自有资金参与交割的商品期货品种,自上市以来,大商所相关产业企业已通过各种方式通过参与套保和延伸服务,扩大其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和深度,提升其参与期货市场的“胆识”和信心,为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廖宇权说,截至目前,服务实体经济已经是大商所“十四五”规划中的一项重要战略。“从中长期来看,大商所一方面将继续完善产业培育体系,丰富服务实体经济的渠道,进一步完善期现结合的模式,从而实现期货市场在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国家战略中的作用,同时通过场内场外市场和场外衍生品市场的联动,形成了集金融服务于一体的业务生态。”廖宇权表示。
另有上海中期期货总经理吴学华认为,场外衍生品市场的发展与交易所、会员单位的支持有很大关系,期货公司作为专业机构也可以将它作为金融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环节,更好发挥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未来交易所支持的期货公司都会引入更多的非专业投资者参与,对于实体企业来说更是如此。”
上述华泰期货总经理助理胡麒牧告诉记者,衍生品交易占交易量的比重越来越大,从今年的8%左右,从目前的14%左右增加到目前的15%左右,金融服务实体的能力日益增强。在此基础上,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场外衍生品市场,另一方面需要增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深圳证监局副局长刘忠磊介绍,2021年,大商所在支持期货公司“筑基”、助力构建现代化金融衍生品服务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上持续发力。一是大力支持期货公司发展,提高其在国内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截至目前,大商所已上市期货品种达94个,累计成交量和持仓量均居国内首位,2020年的场内期货成交量达到19.99亿手,成交额达47.41万亿元,日均持仓量达5.31万手,期末持仓量为24.59万手,分别占全国的63.55%和68.55%。二是大力发展场外衍生品市场,创新推出了基于商品价格的场外衍生品。大商所豆粕、玉米、铁矿石和豆油期权等6个品种的场外期权成交量和持仓量均居国内首位,相关业务成交规模也位居全国前列,2020年的场外衍生品成交量为6.0亿手,期末持仓量为1.01万手,在全球农产品期权成交量中排名第二,均位列全球农产品期权成交第一。三是大力推动行业和企业积极参与期货市场,促进期货公司风险管理业务收入的持续增长。目前,不少期货公司的风险管理业务已取得了良好成效,越来越多的企业利用基差交易、订单农业等方式开展风险管理。

相关推荐

  • 暂无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