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财联社记者了解,为期两月底前发布疫情防控指引,10月21日,中金所公布开展了“50+1”问卷调查,此次问卷调查主要开展对象为两个:疫情防控需要和实体经济。
根据此前的公布结果,问卷调查的覆盖对象为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平安、交通银行、中国人保、中国太平等,是单笔问卷调查最多,包括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多方调研和访谈。
受疫情影响,为了保护客户的权益,国家银保监会近期发布《关于切实加强金融服务“六稳”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支持受疫情严重冲击行业和中小微企业,进一步提高政策保障能力。
具体到各个期货品种,据统计,今年来共有14个期货品种获批,其中有8个品种为商品期货,包括苹果期货、白糖、棉花期货、甲醇期货、尿素期货、纯碱期货、花生期货等,同时还有液化石油气期货、燃料油期货、棕榈油期货、PTA期货、铁矿石期货等,以及棉花期货等。
金融期货成为了企业避险重要工具,涉及银行、券商、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
此外,据了解,上期所4月24日发布公告,拟对原油期货等12个品种进行仿真交易,并计划对股指期货仿真交易做出适当调整,以进一步满足企业套保需求。
据悉,此次发布“50+1”问卷调查内容,符合各企业的普遍预期,数据集中在上证50ETF期权市场持仓变化和动态加权平均持仓水平。
金瑞期货研究所所长周智斌表示,目前来看,商品期货市场依然是发挥期货市场功能、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工具。但考虑到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等因素,国内商品市场“资产荒”现象正在加剧。
陈琳表示,受疫情影响,原油价格暴跌,前期投资者纷纷涌向黄金资产避险,商品期货价格大幅上涨,商品市场价格涨幅居前。
2月17日晚间,金瑞期货发布研报指出,国内疫情之下,工业生产面临减少,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国内工业生产逐步进入淡季,工业生产需求下降,商品期货价格回落,企业生产成本降低,投机需求下降。国内需求相对稳定,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投资者心态趋于谨慎,加之通胀预期抬头,部分企业套保意愿下降,进入传统消费淡季。
3月21日,证监会发布了《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私募)运作指引(试行)》,对《私募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修订。对于《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及业务指引(试行)》的征求意见稿,有券商分析师认为,《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及业务指引(试行)》或将为私募基金在产品募集过程中提供更多便利,或将成立行业自律管理委员会,对行业机构和基金经理等进行自律管理。
统计数据显示,5月至今,已有19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相关公告。在这17家A股上市公司中,海康威视(002415)、立讯精密(002475)、韦尔股份(603501)、宣亚国际(300612)、阳光电源(300274)、新元科技(300472)、盛运环保(300090)、荣安地产(000517)、渝开发(000514)、三花智控(002050)等3股发布异动公告。
财牛期货直播平台
相关推荐
- 暂无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