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期货日报、中国证券报、财联社记者走访了黑龙江、上海等地的养殖场、养殖户,调研猪企中,主要猪企陆续出现规模亏损的现象。
记者在调研活动中注意到,去年下半年以来,养殖户猪企如云,开始减少猪苗、饲料、疫苗的生产和销售。据记者了解,去年下半年以来,因去年疫情原因,生猪出栏均受到较大影响。
据调研中的数据显示,去年四季度以来,生猪出栏体重普遍出现较大波动。据卓创资讯统计,近半年以来,样本企业出栏生猪体重普遍出现较为明显的波动,从生猪出栏体重来看,根据涌益咨询数据,今年三季度末,生猪出栏体重同比去年三季度末略有增加,但相较于2020年四季度末出栏体重下降幅度明显收窄。
产能缩水的企业越来越多,尤其中小散养户的重回观望状态。在终端消费疲软的情况下,大型猪企出现明显减量,据Mysteel农产品123家上市猪企数据统计,7月新涌益、温氏股份、天邦股份、新希望等企业的出栏量下降幅度在15%-25%。
通过调研发现,中小散出栏量较以往明显减少,而且大多是大规模养殖企业,并且多数为规模企业,中小散户较少,按照调研量来看,中小散出栏量减少主要是由于养殖户不多,中小散出栏量大幅减少,散户占比偏低,多数企业并不具备竞争力。
对此,某生猪养殖企业人士向记者表示,去年四季度的猪价暴跌,给中小散养殖户带来了一定损失,所以他们决定提前出栏,没有按照策略进行出栏,造成市场普遍缺猪。
另外,据了解,今年受非洲猪瘟影响,生猪产能整体呈下降趋势,新希望旗下的生猪养殖企业缩减了生猪存栏量,并且新希望旗下的企业已经陆续退出了生猪养殖业务,整个生猪养殖行业都出现了较大的亏损。
在产能下降的情况下,市场上的中小散户更加青睐大猪。一位生猪养殖企业人士对记者表示,在当前的生猪行情下,小散出栏的较多,这也是有利于压栏的。
“毕竟目前出栏的猪,相比于2019年的10%还有较大差距,但是今年市场上的大猪还有近400万头,产能可以说相当于整个生猪出栏的10%左右。这也意味着未来生猪的供给会有一定的弹性,在消费需求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善前,猪价会走低,这也是生猪期货近期表现偏弱的原因之一。”上述生猪养殖企业人士表示。
但业内人士也指出,如果产能过度释放,造成猪价低迷,生猪养殖亏损,这种情况还可能持续一段时间。
对于温氏股份而言,今年上半年温氏股份曾发了一则消息。温氏股份称,在猪价大幅度下跌时,公司将通过自建、合作、对外投资等方式在广西、云南等多地,开展业务。温氏股份曾于4月3日发布温氏股份2020年4月1日在研的公告,公司拟收购子公司广东温氏食品有限公司、浙江新日贸易有限公司100%股权及广西全资子公司浙江新日贸易有限公司100%股权,并将以 26.63 元/股的价格,向全资子公司新日恒基聚源增资入股,达50%。
温氏股份也在2021年3月1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出资4.75亿元,在广西设立全资子公司新日恒基聚源,并在广西设立全资子公司广东温氏食品有限公司。
提供期货直播引流服务
相关推荐
- 暂无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