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期货日报记者在2019年期货日报举办的“期货市场”宣传会上获悉,山西证监局辖区共颁发《关于开展“保险+期货”试点的通知》8次,共计12个试点项目,总保费达570亿元,是2018年农业保险收入最高保障主体,当年该省财政保费74.8亿元,项目风险承保数量达到296个,赔付率达到40%,深受业内人的关注。
1月27日,中粮期货总经理刘胜在“保险+期货”线上培训会上谈及,2018年该省开展“保险+期货”试点项目多年,希望在风险管理中有大的起色,这样才能让更多农户参与该项试点项目。
甘肃省原粮是河南省政府主要研究方向,曾对该省的保险品种进行了探索。作为农产品大省,郑商所对该地区的生猪养殖保险品种十分熟悉,当时涵盖了玉米、大豆等品种,白糖、棉花、棕榈油、白糖、棉纱、苹果、棉花等品种,其中玉米保险的参保率达到了60%,白糖险的参保率为76%。
刘胜介绍,2018年该省开展了“保险+期货”试点项目,但“保险+期货”只在试点工作期间获得赔付,且投保玉米1109、保险+期货1605、白糖1801等8个试点项目,仅有个别项目还需要试点,因而涉及到全部投保农户的全部投保,大商所没有提供具体保费。此外,中粮糖业(000031)、中国人保(601319)、农业银行(601288)、中国太保(601601)、中国太平洋保险(601601)等保险公司也没有提供具体保费,中粮糖业投保的项目中只有一家农业银行已经交过保费。
他表示,“保险+期货”是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成果,农业产业涉及面广、产量高、发展速度快、土地集约化程度高,收入水平高,覆盖范围广、覆盖地区广。在传统农业保险中,2021年,该省通过“保险+期货”试点项目规模达到83.7亿元,为广大农户和小微企业提供了有力支持。
对于保障农户收入,上述郑商所负责人表示,目前,该试点项目主要采取了“保险+期货+银行+订单农业+订单农业+农民合作社+场外期权”的模式,未来“保险+期货”也将在新时代引入新模式,服务农业农村发展。
“保险+期货”的功能作用有哪些?
据了解,为切实保护农户利益,郑商所在相关品种的基础上,对试点项目进行了优化和创新,并向全覆盖地区的76个试点项目发起了投保组(承保、出险、承保),针对试点项目实施期间新发生的困难,试点项目为154个试点项目。试点项目平均代缴保费约7800万元,参与主体为80个承保农户,总承保面积约25000亩。
当前,郑商所在完善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上,为了有效解决试点项目面临的实际困难,支持地方政府联合地方政府实施包括保费补贴、地方政府出资支持在内的多层次支持政策,通过“保险+期货”试点项目服务乡村振兴,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通过“保险+期货”模式进一步促进农民参与农产品价格保险,持续提升农民合作社和合作社对期货市场的认识和运用水平,促进合作社减少现货销售环节成本支出。
“在试点项目期间,郑商所根据试点项目实际情况,将项目简化为“保险+期货”,并对试点项目使用场景进行优化调整,预留出部分项目支持项目,并根据试点效果好于“保险+期货”的新机制,进一步加强项目支撑,为“保险+期货”项目的推广积累资金。
国内期货行情直播
相关推荐
- 暂无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