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直播间感言

期货直播间感言

文案编辑
期货日报记者 王宇
目前,欧美因为疫情等原因,对我国商品市场的整体影响比较大。期货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期货日报记者注意到,自6月中旬开始,国内大宗商品市场进入阶段性“跌势”。
二季度初,国内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回落,导致国内期货市场现货价格同比下跌超过“4”,进而拖累国内期货市场进入熊市周期。
现货价格对期货市场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经济的预期,二是市场流动性。从经济运行情况看,目前大宗商品供应大于需求,国内处于一个“以煤为主”的格局,虽然各环节供应在逐渐收紧,但需求复苏速度快于供给,供需过剩,现货价格已出现大幅下跌。
具体来看,此次大宗商品市场价格下跌与2017年相比,均发生了3次较大的价格下跌。其中,2017年,1月至7月,有色、黑色系价格涨幅居前,在8月28日、30日、10月5日分别累计上涨约31.5%、15.8%、17.4%。另外,铜、铝、锌等品种的涨幅也超过3%,锌、螺纹钢等品种的跌幅也均超过了2%。
一德期货农产品分析师侯晓瑞告诉记者,由于当前国际大宗商品市场联动性强,国内证券市场中存在较多的对冲机制,导致股期联动、期现联动紧密,股票市场就成为了目前国内期市中期货市场的“压舱石”。
以郑商所为例,近年来,国内期货市场特别是股指期货、国债期货先后受到机构投资者的青睐。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A股市场共计有65家期货公司参与了股指期货交易,占我国期货公司总数的83.66%。具体来看,在A股市场中,共有55家期货公司获批在A股上市,合计94家公司获得A股上市,合计拟挂牌4家。
在上述这些期货公司中,上市公司参与股指期货交易的热情尤其高,近一个月来,5家期货公司参与股指期货交易的热情非常高,其中5家公司有3家为股票客户参与,9家为期货公司参与。
另外,有交易所也推出了适当性制度,对期货公司的合规性提出了警示要求,并将其列入了股指期货的监管对象。
近期,受国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等因素影响,包括铁矿石、棕榈油、焦煤等商品价格均出现大幅上涨。3月28日,铁矿石主力合约价格盘中突破1040元/吨,较3月11日的1029元/吨,上涨58元/吨,涨幅近3%。
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随着近期国内期市风险事件频发,多家上市公司纷纷发布研报。
例如,3月30日晚间,恒逸石化发布了最新研报,公司预期2021年净利润同比增长8%-12%。
银河期货(博客,微博)衍生品分析师郭广昌认为,由于商品价格的上涨,PTA和短纤的加工利润丰厚,以及下游纺织行业的景气度都比较高,因此导致下游需求较好,未来PTA的需求也有望增加。
郭广昌认为,预计2022年3月PTA有望继续上行,并且可以看到下游需求增加。
在郭广昌看来,1月PTA新装置将投产,供应扰动,目前的聚酯和短纤的景气度都在提高,所以价格还将继续上行。但PTA的绝对价格在3月之内还是很低的,因此我们认为需要关注6月PTA的绝对价格。

相关推荐

  • 暂无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