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每周星期二下午3点中国央行公布中国2019年第四季度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19年第四季度中国经济展望。预计,2018年第四季度,中国宏观杠杆率为23.2%,比去年同期低0.6个百分点。尽管官方上调了LPR报价,但从目前的表态来看,1年期LPR下调已经是板上钉钉。
2、北京时间9月26日凌晨3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Jerome Powell)发表讲话。鲍威尔指出美国经济正进入“充满衰退的通道”,经济增长放缓可能导致美联储加速加息,美国利率上升,美元将面临升值压力,也将对黄金形成压力。
3、市场重点关注北京时间周二下午3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讲话中表示,美国经济增长的整体潜力是“远大于预期的”,如果通胀、就业和通胀上升,美联储可以收紧政策。鲍威尔称,如果通胀率在更长一段时间内低于2%,那么通胀率将更高。当然,美联储可能会试图在一个月内完成这一目标。但鲍威尔表示,美联储尚未取得足够支持进一步加息。
4、此前,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称,白宫正考虑解除对从俄罗斯进口的某些石油的进口制裁,以应对俄乌冲突带来的潜在影响。此外,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将在北京时间周三凌晨3点就乌克兰局势举行的记者会。
5、此次“美联储加息”能够追溯到2021年9月。近日,美联储也表示,在过去三年中,美国经济有很好的增长,不过现在由于战争而遭到西方国家的制裁,因此经济很好地恢复到疫情前的增长速度。今年1月,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的一份报告显示,特朗普的税收减免计划对家庭的影响“非常微弱”,但经济前景也非常乐观。
6、此次美联储加息后,究竟该如何应对加息?
我们来看一下历史上的美联储加息的原因。本次美联储议息会议纪要显示,人员们认为美联储将在年内加息,而不是在3月份。美联储还暗示,未来将每月缩减资产负债表的规模,以应对最近的通胀。
9月23日公布的会议纪要显示,多数与会者认为,在某个时候缩减资产负债表可能是合适的,美联储官员们认为最好在6月加息,不过,纪要公布后,许多与会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未来可能还要加息,我们可能要到2023年才会调整资产负债表。”
2021年2月,美联储官员们预计到2022年底联邦基金利率将升至2.5%以上。目前的政策利率区间是0.75%-1.25%,与上次议息会议上的预估相比仍然还有一定的距离,具体时间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表现。美联储官员的预估在2022年底之前都将保持不变,官员们认为加息25个基点的可能性为92%。
11月20日公布的会议纪要显示,一些与会者指出,政策制定者评估经济前景的风险正在上升。人员们也在关注持续的通胀上升风险,预计通胀将在2023年缓和,通货膨胀将比预期的更持久。
此前,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向美国最大的商业零售商沃尔玛施压,要求特朗普暂停一些补贴,以帮助其亚马逊扩大在美商的线上的线下店。
期货资讯直播室项目介绍
相关推荐
- 暂无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