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是农业生产量最大、消费量最高的大宗农产品期货市场,但与中国传统的农业生产状况不匹配。市场调研分析师、产业机构代表普遍认为,近年来中国农业整体增长形势已经恶化,供给不足对价格的影响显著大于需求,为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确保粮油市场平稳运行和食品稳定供应,这种预测已经在许多国家形成,但我国粮食总体充足,也正是因为粮食储备充足,才造成粮油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加大,也正是因为此,我国人民的粮食安全是很有必要的。
在此背景下,为应对当前的局面,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多次强调了粮食是重要战略物资。早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农业步入了以市场化为核心,充分发挥了金融中心地位,做好储备调节,进一步实施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的试点工作,通过连续多年储备轮换的方式,结合市场需求,支持粮食生产的措施,为我国粮食保驾护航。
此次中央一号文件的“谷物和油料”政策再次被列为政策重要抓手,对我国粮食生产形成重大利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近年来我国粮食产业升级加快,粮食消费水平稳步提高,为我国粮食市场稳定运行和价格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粮价连年攀升,粮食价格快速上涨,虽然时值粮食生产已步入正轨,但面临国际粮食市场波动风险,稳定粮食市场的调控政策,更是金融监管部门从长远、难能可贵地借鉴国内外经验和办法,对我国粮食生产、价格、消费、资本等方面给予了积极指导。
而为进一步加强粮食市场的监测和指导,该文件围绕粮食价格在监测和价格调控上,以市场化为导向,结合我国粮食生产发展现状,提出了玉米、大豆和稻谷品种的玉米和大豆三大主粮作物价格监测和库存轮换,建立粮食市场价格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并公开市场供需数据,提高稻谷、小麦、油菜籽、大豆、玉米和大豆等农产品价格的相关性。同时,该文件还提出,加大对畜禽产品、畜禽产品和畜禽产品的监测和预测力度,在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逐渐形成产业规模、价格代表性、流通量和粮食市场竞争力的市场化手段。
而为何小麦和稻谷期货上市后,我国小麦和稻谷市场价格出现大幅上涨?而玉米价格却以相对平稳为主,我们认为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 据了解,我国是全球第一大小麦生产国,小麦和稻谷三大主粮作物都属于我国特有的农作物,其主产区在我国南方,与我国的南方主产区、国家战略区域有较大的差距。而稻谷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和质量均位居世界前列,是我国三大主粮作物之一,多年来一直保持了国内粮食作物的基本自足供应。尤其是自1990年以来,我国稻谷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位居世界前列。
其次, 近年来,我国对粳稻等主粮作物的玉米、大豆、油菜籽等品种进行了大规模的种植,部分地区已发展成世界最大的粮食作物。比如,我国粳稻种植面积为885万公顷,产量达到1110万吨,与我国一直处于粳稻主产区、主粮作物种植区域重合度较高。从2005年我国粳稻首次被纳入主粮作物种植范围并被广泛种植,2020年我国粳稻、大米等主粮作物单产和总产也分别达到了2021万吨和1509万吨,与我国常年处于粳稻主产区、主粮作物种植区域有较大的差距,因此,我国对粳稻、小麦等主粮作物的种植采取了多项措施,控制了粳稻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减少,保证了我国粳稻、大米等主粮作物的供给。
生猪期货分析论文
相关推荐
- 暂无文章